在 SAP 系统中,一次性客户与常规客户有以下区别:
- 信息完整度
- 一次性客户:通常只需要维护一个通用的一次性客户编号,名称常写为 “一次性客户”,像地址、电话、增值税登记号、银行账号、联系人等详细属性一般可不设置。
- 常规客户:需要完整地维护客户主数据,包括一般层级、公司代码层级、销售层级等多方面信息,涵盖客户的基本信息、财务信息、销售信息等各个维度2。
- 账户组设置
- 一次性客户:使用专门的一次性客户账户组,如在配置中有 “CPD” 账户组5。
- 常规客户:使用普通的客户账户组,用于标识其为常规的、需要长期进行业务往来和数据维护的客户。
- 字段状态
- 一次性客户:在账户组层面可将很多字段设置为隐藏或可选填状态。
- 常规客户:各字段大多为必填或根据业务需求有明确的状态设置,以确保完整准确地记录客户信息和业务往来。
- 业务稳定性
- 一次性客户:与企业的业务往来具有偶发性和临时性,业务交易次数很少,可能仅发生一次3。
- 常规客户:与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会频繁进行交易,是企业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交易金额
- 一次性客户:一般来说交易金额相对较小,通常是一些小额的、临时性的采购或销售。
- 常规客户:可能会有各种不同金额的交易,总体交易金额往往较大,尤其是一些大型的长期合作客户,对企业的收入贡献较为显著。
- 操作便捷性
- 一次性客户:在进行业务操作时,系统会弹出专门的子界面,提示用户输入具体的客户名称、地址等信息。
- 常规客户:在创建销售订单、交货单等业务操作时,系统会自动带出客户主数据中的相关信息,减少了重复输入的工作量,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 业务流程简化
- 一次性客户:可能采用简化的业务流程,如现金型销售订单适用于一次性客户,在出具发票时可用现金科目替代客户的统驭科目,后续不存在应收账款问题7。
- 常规客户:会按照标准的、完整的业务流程进行处理,包括销售订单、交货单、发票开具、收款等一系列环节,涉及到信用管理、应收账款管理等多个方面。
- 信用管理
- 一次性客户:通常不进行严格的信用评估和信用额度设置,因为交易的临时性和不确定性,一般采用现付或其他即时结算的方式。
- 常规客户:企业会对其进行全面的信用评估,设定信用额度,根据信用状况来控制业务风险,在信用期内允许客户赊购等。
- 绩效评估
- 一次性客户:一般不参与供应商或客户绩效评估体系,因为交易次数少,对企业整体业务的影响较小。
- 常规客户:是企业绩效评估的重要对象,企业会从多个维度对其进行评估,如订单履行情况、付款及时性、采购量等,以便更好地管理客户关系和优化业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