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QC的PCF流程分类分级框架和TOGAF的4A企业架构(数字化管理理念学习)
浅谈一下TOGAF的4A企业架构和APQC的PCF流程分类分级框架。
APQC: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American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Center,简称为APQC),创立于1977年是一个会员制的非营利机构。
PCF:“流程分类分级框架”( Process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的中文简称,英文缩写为PCF。
APQC的PCF是在1990年代初由APQC和来自全球多个行业和国家的一群成员开发的。该框架最初被设想为帮助绩效改进项目的工具,后来演变成今天的广泛分类法。
一.APQC PCF的流程分类
PCF流程分类框架包含13个高阶类别,分别是运营流程、管理流程、支持流程、质量管理流程、人力资源管理流程、采购管理流程、销售管理流程、客户服务管理流程、生产/制造/交付产品流程、技术服务/支持/维护产品/服务流程、市场营销/广告/公关流程和信息技术服务/支持/维护产品/服务流程。

二.APQC PCF的流程分级

三.ARIS的四级流程:
著名的流程软件厂家ARIS亦给出了自己的四级流程

前三层叫业务框架,对应业务架构,第四层是流程。
四.华为的6级流程:
华为的流程管理体系是一套复杂的架构,根据相关资料,华为分6级流程,其中L1层级通常用于宏观地划分流程类别,包括运营流程、管理支持流程等;L2层级则对L1层级的流程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形成具体的流程组;L3层级则聚焦于单个业务流程的细节,确保公司方针政策和管控措施能够得到切实执行;而L4-L6层级则进一步将流程细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活动和任务,如下图,实际上是类似APQC的PCF。

华为的关键流程组包括集成产品开发流程(IPD)、市场到线索流程(MTL)、线索到回款流程(LTC)以及问题到解决流程(ITR)等,贯穿于产品开发至市场营销、销售至客户服务的全链条,是华为业务运作的基石。
华为核心业务流程
·IPD(Idea to Market):产品开发流程,从概念到市场的全过程管理。
·MTL(Market to Lead):市场管理流程,包括市场洞察、市场管理和销售赋能。
·LTC(Lead to Cash):销售流程,从线索到现金的转化。
·ITR(Issue to Resolution):客户服务流程,问题到解决的端到端管理。
·PTP(Purchase to Payment):采购到付款
华为流程架构目标BPA(Business Process Architecture)
以IPD(Idea to Market)产品开发流程和LTC(Lead to Cash)销售流程为例,从概念到市场的全过程管理(业务模块+业务场景)


从企业战略、运营、管理、流程的管理,华为通过核心系统Meta ERP和相关外围实现全面数字化,不久前掀起过学习华为精神,绝大部分企业还真学不来!什么时候MetaERP商业化了,华为管理精神自然就传播开来。
上面讲的业务框架是业务的组成架构,亦称业务架构,实际上业务架构是企业架构的关键组成部分。
五.企业架构EA理论
企业架构(Enterprise Architecture,简称EA)是一种将组织的目标、使命、业务运营以及支撑上述要素的系统化进行可视化,并形成企业业务和IT整体视图的方法论。
企业架构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目前在业界存在多种企业架构框架理论,主流的企业架构理论包括TOGAF,FEAF,DODAF,Zachman等,其内容大体分为如下两个方面:
·(1).创建企业架构的过程和方法。
·(2).企业架构的内容定义。
在各种企业架构框架理论中,它们最大的不同在针对上述两点的不同侧重程度上。理论的东西我们要懂,但没有必要从理论到理论,关键还是如何实现,否则可能成为纸上谈兵,当然更悲剧的是连理论都不懂,那就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天天一头雾水失去方向。
当前TOGAF是成为业界最受欢迎的企业架构框架标准,全球80%的福布斯( Forbes)全球排名前50位公司在使用,且还支持开放、标准的SOA参考架构,各国际主流厂商也在积极推动这一标准的普及,包括德国SAP、美国的IBM、惠普、Oracle和中国的金蝶公司。
下图是TOGAF的4A企业架构简单示意图。

企业架构的组成部分:企业架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o(1)业务架构:将企业的业务战略转化为日常运作的渠道,包括运行运营模式、管理体系和流程体系、组织结构等。
"流程管事,制度管人", 管理体系→管理制度→管理流程!
曾经风行的"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_摘自“中央企业要向台塑学管理”!
数智化下升级为↓
管理制度化, 制度流程化
流程岗位化, 岗位职责化
职责表单化, 表单信息化
信息数字化, 数字智能化
o(2)IT架构:指导IT投资和设计决策的框架,包括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等。
o数据架构:定义和组织企业数据的方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用性。
o应用架构:设计和实施企业应用系统的框架,确保应用之间的协调和集成
o技术架构:定义和支持企业技术基础设施的框架,包括硬件、软件、网络等。
企业架构的理论层次:企业架构理论层次包括战略层、架构层和解决方案层3层:
o战略层:包括业务战略和IT战略。
o架构层:包括业务架构和IT架构。
o解决方案层:包括数字化解决方案和IT治理管控。
一切业务数字化,软件定义一切!企业架构的主要作用是在各个关联方之间建立起一座无障碍高效沟通的桥梁,这个沟通不仅仅是体现为人与人的沟通,还包括信息系统本身之间的沟通和人与信息系统的交互,因而“沟通”是企业架构的主要精神之一,从数字化转型的角度,企业架构理论指导融合“人机料法环“和打通端到端和横向纵向全部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