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于公众号: 数字化深度思考者
一、ERP谁与争峰?
看了两篇王徐两总近期关于中企管理数字化的谈话,"南金蝶北用友中浪潮“,3家软件产品都曾做过使用过或运维过,不再作评论!十五五数字化规划和下个十年中国制造2035即将来临,国产化替代浪潮中,哪家谁能成功布局超大型央企核心数字化系统ERP?
国内十大,不而不强!

没有集中ERP系统的业务规范和流程标准,就没有高质量的数据;没有高质数据,所谓企业大模型就是空中楼阁,Al战略亦无从谈起!S/4 Hana在业务处理时就深度考虑到数据分析,这才是高端ERP该有的高瞻远瞩! 并且,以ERP为核心,央企集团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外围应用还有几十甚至上百个系统,这么多年,光建设成本应该起码百把几十亿,还不包括多年的运维成本和人才培养成本,替代本身风险极大,更况国产高端软件本身尚在培育期,即使强如Sap,多年来notes上百万数量,50年不断打磨才走有今天成就!

华为任总此前表明华为Meta ERP并无商业化意图,外界却纷纷臆测!据报道中广核2千万尝试Meta ERP,如今亦快2年,进展如何如何应对不难打听到👂!
任何国內ERP想占领央企集团这块高地,都必然艰辛无比!
"中国管理模式”尤其是集团企业在管理价值观上有种看似矛盾的东西,那就是“既要又要”:
①.既要定制化开发软件的灵活,又要行业的标准最佳实践!
②.既要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又要中国特色的数字化管理模式!
从哲学上看,"既要又要“不是中国几千年的管理文化精髓吗?所以,高端软件产品架构设计必须极具艺术性!不是技术,是艺术!前几天回顾以前总结写了SAP ERP接口和增强,事后同多位专家闲聊,标准功能配置,个性开发增强!很多开发专家可能会意识到,其实增强可以完全不懂标准功能的处理逻辑(其实开发也基本不大可能去懂),标准功能和个性功能貌似独立,却又能无缝衔接,这才叫艺术!
当认真读完下篇Meta ERP的替代历程后,其中用友负责财务总账、金蝶负责人力资源、武汉天喻负责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借签金蝶云星空(不是云苍穹?),通过项目协同发力,实现产品模块的突破,3年的项目制,几乎不可能发展为成熟成品,感觉距商业化还有相当遥远距离!当然替代项目能成功已经是奇迹!
没有哪家企业能有华为如此魄力,毕竟魄力是要海量资金和大量人才支撑,还需要玩命的狠劲!

二、lT本身太过浮躁,术语漫天飞舞
中国lT实在是太过浮躁,尤其是BATMJ为首的互联网公司!感觉每年都能造出一大堆新词!
ERP概念↓
“EBC”、"智慧ERP”、"数智ERP”、“NERP”、“i-ERP”、“ERPII”、“中台ERP”、“云ERP”(“制造云”、“采购云”、“销售云”、“财务云”)
中台概念↓
中台火热的,则言必谈中台,什么业务中台(采购中台,销售中台,财务中台,业财融合的过渡业财中台)、技术中台、数据中台、算法中台、研发中台、组织中台、AI中台...
什么都是aaS
“一切即服务”:“Everything as a service” ,有好事者收集如下: